News and information
2023.04.24來源: 南方網編輯:媒體部
隨著數字經濟發展,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戰略意義逐步顯現。如何更好地加速公共數據開放應用、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已成為備受矚目的話題。
4月23日,記者從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了解到,近年來,廣州著力完善公共數據治理體系,加強公共數據供給,促進公共數據高效流通,在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賦能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努力讓高質量數據要素“活起來、動起來、用起來”。
高水平推進公共數據治理
“公共數據體量巨大、價值含量高,已成為當前數據要素市場建構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對于社會治理和產業發展推動作用明顯。只有合規開發開放才能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做到物盡其用”,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數據資源和應用場景豐富、企業創新力強、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國前列。為強化公共數據全生命周期治理,2022年以來,廣州先后出臺了公共數據開放共享、政務數據安全、數字經濟發展有關規定,構建符合廣州實際情況、尊重數字經濟發展規律、彰顯創新引領的數據基礎制度。成立了廣州市政務數據共享協調小組,破除阻礙政務數據共享的痛點堵點,加快實現政務數據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共享和應用。組織市、區33個單位開展首席數據官試點,組建了“懂數又懂行”的全市首席數據官隊伍,為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和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提供智力支撐。
在數據共享方面,通過廣州市城市大數據平臺支撐全市155家單位進行政務信息交換,累計匯聚數據超過300億條,交換數據超4000億條次,保障了全市四標四實、粵信融、綜合治稅、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營商環境優化等重點工作順利開展。
在數據開放方面,通過支持數據下載、接口調用等方式,累計開放64個單位1283個數據集,開放數據1.60億余條,下載調用超38萬次,向社會各界充分釋放數據紅利。
在數據應用方面,探索以“信用+科技+普惠金融”方式,支撐“信易貸”平臺調用公共數據2324萬余次,累計放款超1700億元。
在數據流通交易方面,2022年9月,省數據交易平臺--廣州數據交易所正式掛牌運行。截至目前,注冊會員超250家,進場交易標的達1200多項,總交易額超7億元。
高質量開發數據產品
長期以來,因數據產權不清晰等因素影響,制約了數據生產、流通交易。2022年,國家頒布了“數據二十條”,創新提出數據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三權分置”制度框架,為各地開展創新實踐提供了根本遵循。
據介紹,在省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廣州正積極探索推動公共數據產品流通交易,其中以普惠金融為應用場景的首個公共數據產品已完成合規審查和登記,將于近期正式發布。該產品是省、市有關部門運用“三權分置”的理念,淡化數據所有權,強調使用權,聚焦使用權流通,將人力資源、市場監管、公積金等政府部門持有的數據進行隱私計算、有機融合后,轉化為符合需求的高質量公共數據產品,幫助金融機構提升授信精準度和服務效率。
“現階段公共數據運營產品需求主要集中在普惠金融領域,但市場主體參與數據流通的熱情很高,其他行業和場景的數據需求也在逐步顯現。”據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該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和企業圍繞“公共數據多源供給、數據價值多維開發、數據流通安全可控”的目標,兼顧數據共享開放與風險監管,推動3大類共計10項公共數據資源以授權運營產品形式進場交易,抓緊實現數據要素高效配置和價值提升。
高標準保障交易數據安全
“我們要在公共數據開放利用與安全保護之間尋求最大公約數,為公共數據高效流通系上‘安全帶’”。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共數據產品在隱私計算技術支撐下,按照“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的交易范式,以計算結果形式出域。同時,產品還必須通過省合規委員會審查后,才能在廣州數據交易所上架交易。
此外,省、市政務數據管理部門通過開展協同監管,嚴格把關產品供給、加工、交易全流程,全力保障數據安全規范流通,有效保護個人隱私和公共數據安全。